研究生导师介绍(招生说明:2025年上岗招生,)
姓名汪贵斌 性 别:  院 系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行政职务处长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任职年月2011.5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任硕导年月2007.06 任博导年月2012.06 是否院士
毕业院校南京林业大学 毕业专业090702 森林培育 毕业时间2003-06-28
办公电话025-85427686 E-mailguibinwang99@163.com
:学科信息
导师类别招生学院招生专业
学博导师 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090702森林培育
学硕导师 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090702森林培育
专博导师 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095400林业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的特点、意义及其水平:

1、人工林定向培育理论与技术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又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担负着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满足木材等林产品战略物质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危机以及森林、能源等战略资源日趋枯竭的形势下,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围绕改善民生服务林改、解决林产品资源供应短缺、保障木材资源安全、落实科技发展规划、支撑林业产业工程等技术需求,开展用材林和经济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可以为我国经济林和用材林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施林业综合效益等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方向以各类用材林、经济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定向、优质、稳定和高效的研究目标,系统深入地开展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营养控制、树形控制及经营措施对林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用材林和经济林定向培育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体系,研究成果科直接服务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

 

2、林农复合经营

林农复合经营是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建立以林业为主体,林农牧副渔等多种产业相结合,实行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组合、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的高效生产体系,其目的在于使产品多样化,从单位面积上增加收益,同时又保护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致于恶化,达到林农双丰收。林农复合经营实践遍布世界各地,类型繁多,在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世界农林业正着力寻求新出路的今天,人工林复合经营的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农林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研究方向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分别在沿海地区、平原农区、低湿地及丘陵山区,开展林农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系统构建及可持续经营技术方面的系列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复合经营系统生物生产力、复合经营系统目的产品品质、复合经营系统生态效应、复合经营系统经济效应、经营措施对复合经营系统生物生产力和品质的影响、高效复合经营系统优化和构建等。研究成果对于阐明林农复合经营种群增益的机理,揭示林农复合经营的本质、内在规律和动态调控机制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林农复合经营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及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3、林木抗性机理

我国南方可供林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巨大,而能直接用于培育森林的困难造林地有2280万公顷。这类造林困难地分盐碱地、干旱地和低湿地三种立地类型。其中盐碱地约有910万公顷,南方低山丘陵和平原干旱立地有820万公顷,低湿地550万公顷。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土地资源,对改善我国南方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南方地区农村经济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大力营造和培育各种功能林是综合开发利用盐碱地、干旱和半干旱地,以及湿地资源的先行措施和主要途径。为使造林后能成活、成林、成材,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关键是筛选耐盐碱、耐湿和耐干旱能力强的优良树种、品种和无性系,并提供配套的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

本研究方向以抗性(耐盐、耐旱、耐涝)强的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从生长、形态、生理、生化、特异蛋白质表达、基因表达差异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筛选出抗性指标,建立林木抗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抗性品种。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林木抗性机理和丰富抗性理论等具有科学意义,筛选出的抗性品种在困难立地造林中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4、次生代谢理论

植物的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进化的过程中植物为应对环境变化逐渐演化形成了各种次生代谢途径并产生相应的次生代谢产物缓解环境的胁迫植物的次生代谢比初生代谢包含着更多的环境信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结构迥异有酚类、黄酮类、香豆素、木质素、生物碱、糖甙、萜类、甾类、皂甙、多炔类、有机酸等,已知的化合物就有数万种以上。这些次生代谢产物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次生代谢过程的研究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方向以林木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次生代谢研究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温室盆栽培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环境因子(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与林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积累机制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林木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及含量、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以及初生代谢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间产物等同步进行测定, 即从终产物、蛋白质、核酸3个水平同时入手并分析它们的对应关系,研究成果对于阐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接受环境信号到做出适应反应的过程和分子机制、丰富植物次生代谢理论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规范化栽培(GAP)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论文题目刊物名称收录情况卷期排名
Enhanced soil carbon storage under agroforestry and afforestation in subtropical China Forests SCI 6 1
Role of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on Flavonoid Production and Biosynthesis-Related Genes in Ginkgo (Ginkgo biloba L.) Leaves Nat Prod Chem Res 3 1
Protein expression changes in leaves of bald cypress (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 in response to waterlogging Bangladesh J Bot SCI 44 1
Temperature has more effects than soil moisture on biosynthesis of flavonoids in Ginkgo (Ginkgo biloba L.) leaves New Forests SCI 45 1
Light intensity affects the growth and flavonol biosynthesis of Ginkgo (Ginkgo biloba L.) New Forests SCI 45 1
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林业科学 46 1
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酶活性及综合评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34 1
涝渍对3个树种生长、组织孔隙度和渗漏氧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36(9) 1
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aerenchyma in baldcypress (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 and Chinese tallow tree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under flooding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SCI 81 1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oil fertility in Ginkgo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Jiangsu, China Agroforestry systems SCI 83 1
涝渍胁迫对不同树种生长和能量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1 1
不同落羽杉种源木材化学性质的变异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33 1
宁化县银杏古树种核特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33 1
水分胁迫对银杏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32 1
落羽杉种源木材微纤丝角和纤维形态的变异 林业科学 43 1
:出版专著教材情况(注:在书名后注明教材或专著)
名称类别出版单位日期排名
中国银杏 专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09-20 副主编
经济林栽培与利用 教材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09-27 编委
: 成果获奖情况
成果名称颁奖部门等级完成日期证书号排名
南方四个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及推广 国家 二等奖 6
银杏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省部 一等奖 4
银杏复合经营系统研究与推广 省部 二等奖 1
落羽杉资源引进及培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省部 二等奖 2
特种工业原料类培育技术 省部 二等奖 1
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省部 未评等级 1
银杏良种选育及资源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
银杏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
面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三衔接三协同三贯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1
“高峰学科引领、多维协同驱动”涉林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5


:主持重大工程设计情况
项目名称任务来源完成形式完成日期鉴定验收单位主要结论排名
孔隙度(POR)和渗漏氧(ROL)与林木耐涝性的研究 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通过 1
银杏高效复合经营系统效应及构建技术研究 验收 江苏省科技厅 通过 1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环境诱导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通过 1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项目名称及下达编号项目类别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万元)本人承担任务
喜树材用和药用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攻关 2012-2016 180 主持
银杏叶精深加工功能菌种及关键技术引进 高技术 2010-2014 80 主持
南方主要绿化造林树种苗木繁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自然基金 3012-2014 200 主持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环境诱导机制 企事业合作 2011-2013 34 主持
沿海银杏用材林复合经营系统的生态和经济效应研究 攻关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2013-2016 50 主持
银杏全基因组测序及重要功能基因挖掘研究 攻关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2015-2018 555 主持
银杏木材性状分子解析与优异种质挖掘利用 攻关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2022-2026 300
江苏典型困难立地高固碳树种筛选及碳增汇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攻关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2022-2026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