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及结构服役性能提升技术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绿色低碳新型竹木结构、桥梁结构服役性能提升、新型可持续组合结构等。在Composite 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uctures、Thin-Walled Structures、土木工程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SCI、EI收录100余篇,获授权专利130余项,主编江苏省省级工法2部,副主编建设部标准1部、行业技术指导手册1部。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及横向服务课题60余项,获选国家“百千万 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验收优秀)、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青蓝工程”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验收优秀),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名师”等,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等,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国际期刊Top cited paper,2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主编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3部。主持上线中国大学MOOC课程桥梁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主持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线上线下混合课程1门,主持入选江苏省一流课程2门。
主持建设获批江苏省公路智能检测与低碳养护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竹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设计研发示范基地。
应邀担任全国农林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科联盟首届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工程分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编委会(交通版)副主任委员、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桥梁工程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公路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Current Chinese Science编委,以及30余个国内外著名期刊客座主编及评审人,国家奖、教育部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论文等评审专家。
研究生招生方向: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防灾与减灾、道路与铁道工程、道桥与市政工程等。
■ 研究方向
1.绿色低碳新型竹木结构
2.桥梁结构服役性能提升
3.新型可持续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