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介绍(招生说明:年上岗招生,)
姓名王婷 性 别:  院 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 任职年月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任硕导年月2016.07 任博导年月 是否院士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毕业专业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毕业时间2014-01-14
办公电话025-85427136 E-mailwangting10402@njfu.edu.cn
:学科信息
导师类别招生学院招生专业
专硕导师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085400电子信息
专硕导师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095112农业信息化
学硕导师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硕导师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的特点、意义及其水平:

研究方向:时延动态网络系统,数据挖掘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意义及水平:1)针对具有区间变时延的连续/离散时间Lur’e动态网络系统,在考虑时延变化率上下界可测的情况下,利用牵制控制研究该系统的聚类同步控制问题,分析中利用Lyapunov泛函构造与新颖的时延分析工具,获得保守性较小的结论。2)在模型具有区间变时延与分布时延等情况下,对线性离散系统、离散神经网络系统、动态网络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包括鲁棒稳定性、指数稳定性、渐近稳定性),分析中充分利用时延信息进行Lyapunov泛函构造,同时给出若干新颖的三重Lyapunov泛函项,在估计泛函差分上界时,提出并改进现有的凸组合方法,给出泛函导函数尽可能小的上界,建立保守性小且易于验证的稳定性结论。3)针对具有混合区间变时延和分式不确定性的中立型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在系统参数不确定性不存在时,通过构造改进型的Lyapunov-Krasovshi泛函,利用Jesnen积分不等式并引入少量自由权矩阵,综合矩阵凸组合与交互式凸组合等方法,有效估计了泛函导函数上界,并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建立了时延相关的渐近稳定性判据。

近年来一直试图将数据挖掘技术与控制论联系起来,一方面设计反馈控制器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优化利用隐含在观测信号中的有用信息,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来提取观测信号中的系统状态信息,只要参考信号的时间采样间隔足够小就可以使得设计的观测器精度达到要求。另一方面将控制技术用于数据挖掘,比如将控制论中的微分器可以提取一阶导数信息来实现图像的边缘检测等,这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


: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论文题目刊物名称收录情况卷期排名
:出版专著教材情况(注:在书名后注明教材或专著)
名称类别出版单位日期排名
: 成果获奖情况
成果名称颁奖部门等级完成日期证书号排名


:主持重大工程设计情况
项目名称任务来源完成形式完成日期鉴定验收单位主要结论排名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项目名称及下达编号项目类别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万元)本人承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