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目前从事森林食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相关研究。以森林食品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以及食品生物技术等原理与技术,开展森林食品资源尤其是森林粮油食品资源精深加工、活性成分递送及稳态化技术、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森林食品资源贮藏的应用基础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森林粮油食品资源精深加工 以森林粮油食品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工艺学相关研究基础,开展森林粮油食品资源的精深加工相关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果资源的精深加工方面,以白果淀粉和白果蛋白为原料,将其用于天然增稠剂和脂肪替代物的应用和开发中,分别获批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1项。该研究有效提高了白果资源的经济附加值,研究结果显示,白果淀粉和白果蛋白对于提高酸奶的稳定性,开发均一稳定的高蛋白(添加豆粕、燕麦、青稞)低脂白果风味酸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白果淀粉和白果蛋白为原料,结合3D打印技术,可以开发口感近似脂肪的替代品,减少油脂过量摄入的风险,满足人们健康需求。
2、森林食品活性成分递送及稳态化技术 以森林食品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林源活性成分稳态化为研究目标,结合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生物技术,展开森林食品生物活性物质递送相关研究。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活性成分的递送及稳态化技术等相关研究工作,对于食用多酚的胶囊化处理,提高其在食品加工、贮藏及胃肠道消化中的稳定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相关性高水平SCI论文4篇,已授权相关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多酚装载率的V-型结晶短直链淀粉的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研究》。本人在活性成分递送及稳态化方面的研究基础成功应用其中,对于有效提高森林食品活性成分的功效性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意义重大。
3、森林食品资源功能化食品的开发 以森林食品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生物技术,综合利用森林食品资源,开发高值化森林食品。本人博士期间已完成橄榄油、玉米油、茶籽油、椰子油、棕榈油、米糠油、猪油、亚麻籽油、大豆油共9种食用油脂的营养成分分析,并利用细胞及动物实验,结合多元数据组分析建模方法分析出食用油脂中改善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关键营养因子(脂肪酸和微量伴随物)。将其成功应用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中《葡萄籽油辅助降血糖谱效关系研究及检测方法开发》,发表相关高水平SCI论文4篇。是对国家号召的“向森林要粮食”最为积极响应,对于木本油料的开发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4、森林食品资源贮藏新技术 以森林食品资源为贮藏保鲜对象,结合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生物技术,展开森林食品资源贮藏新技术研究的相关工作,研发生物基保鲜包装材料,以提高森林食品的贮藏稳定性。本人前期以豌豆淀粉、花生分离蛋白等为基料制备了生物基保鲜包装材料,并通过纳米沉淀和重结晶法制备了蛋白和淀粉基纳米颗粒,以此为增强剂,开发高强度生物基保鲜包装材料。发表相关性高水平SCI论文2篇,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目前主要以月桂精油、桂花精油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淀粉胶囊化处理,提高其在涂膜剂中的持续释放性,以延长森林果蔬的贮藏期。研究结果对于森林食品资源贮藏新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森林食品资源十分丰富,其森林食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以上3个研究方向结合我校林业资源优势,可为森林食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同时也拓展了生物与医药学科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