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多年来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及其减振控制研究。
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工智能、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仿生学、进化计算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高度综合与集成,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智能控制是当今国内、外自动化学科中的一个十分活跃和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代表着当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之一。它不仅包含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系统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内容,而且还从生物学等学科汲取丰富的营养,正在成为自动化领域中最兴旺和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智能控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军事航空等众多领域,因此对它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智能材料是一种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够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是现代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支撑未来高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实现结构功能化、功能多样化。智能材料有七大功能,即传感功能、反馈功能、信息识别与积累功能、响应功能、自诊断能力、自修复能力和自适应能力。构成智能材料的基本材料组元有压电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光导纤维、磁(电)流变液、磁流变弹性体、磁致伸缩材料和智能高分子材料等。将智能材料植入工程结构中而构成一种仿生结构体系,它集主结构、传感器、控制器及驱动器于一体,具有结构健康自诊断、自监控、环境自适应以及损伤自愈合自修复的生命特征及智能功能,在危险发生时能自己保护自己。智能结构已在军用航空航天,民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土木工程及水利工程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减灾防灾的前沿问题,已在一些重要工程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人在智能材料与结构及其减振控制方面的研究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前沿技术第9项“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由此可见,智能材料与结构及其减振控制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该领域,本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863子课题1项,发表相关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5篇,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