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韩超南
|
性 别:
女
|
院 系:
土木工程学院
|
行政职务:
系副主任
|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
任职年月:
2018-12
|
最后学历:
|
最后学位:
博士
|
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
|
任硕导年月:
2020-9-17
|
任博导年月:
|
是否院士:
否
|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
毕业专业:
081403 市政工程
|
毕业时间:
2018-10-01
|
办公电话:
|
E-mail:
hcn_125@163.com
|
|
◇ :学科信息
|
学硕导师
|
土木工程学院
|
081403市政工程
|
专硕导师
|
土木工程学院
|
085900土木水利
|
|
|
◇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的特点、意义及其水平:
|
研究方向一:藻类水华生消影响下湖泊多相介质间生源要素的迁移转化机理 我国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湖泊具有供水、渔业、旅游、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等功能,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近年来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有害藻类水华频发暴发,严重削弱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极大地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供应。为了预防藻类水华暴发侵入湖泊饮用水水源地,确保饮用水供水安全,本人致力于研究湖泊水环境中碳、氮、磷、硫、铁等生源要素的时空异质性原因,深入探讨水华生消过程中多相介质间(水、沉积物、藻)碳、氮、磷、硫、铁的迁移过程与形态转化机理,为湖泊富营养化防控、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研究方向二:水库水位周期性调度下消落带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来源与归趋 截至2018年,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822座,水库已成为我国内陆水文系统的重要蓄水单元。伴随水库周期性蓄水和泄洪,在水陆衔接地带形成了超大面积的水库消落带区域。水库消落带因其特殊生境条件,极易引发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陆交叉感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水库水位周期性调度导致消落带干湿环境变化,消落带沉积物-水界面的氧化还原条件随之周期性更替,进而影响着消落带沉积物中磷、铁、硫等对氧化还原条件敏感的物质形态转化。本人聚焦于研究水库消落带沉积物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来源与累积规律,揭示消落带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硫等生源要素的交换过程与归趋机理,对于改善消落带生态环境、防控水库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
◇ :出版专著教材情况(注:在书名后注明教材或专著)
|
|
|
◇ : 成果获奖情况
|
|
◇ :主持重大工程设计情况
|
项目名称 | 任务来源 | 完成形式 | 完成日期 | 鉴定验收单位 | 主要结论 | 排名 |
|
◇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项目名称及下达编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科研经费(万元) | 本人承担任务 |
|